泰州影視公司覺得品牌的一半是技術,一半是文化。技術創新奠定了品牌的理性價值,而品牌文化內涵則賦予品牌感性靈動。一個品牌背后,只有蘊含富有感染力和想象力文化內涵,才有可能形成市場影響力,才有可能被全球的消費者所接受。如果一個品牌成為某種文化的象征或者形成某種生活習慣的時候,它的傳播力、影響力和銷售力是驚人的,這個品牌將占據人們的心智,與它所蘊涵的文化同浮沉,共生息。
綜觀那些國際品牌,它們在出售產品的同時,也在用文化征服人心。
中國許多品牌雖然有很高的知名度,然而品牌文化內涵匱乏,更談不上成為某種文化的象征。以國內最知名的品牌聯想為例,你能清晰地說出聯想的品牌文化內涵是什么?當聯想收購IBM的個人PC后,試圖改變IBM筆記本的黑色設計,結果慘遭失敗,原因很簡單,IBM筆記本是供商務型人士使用的,“莊重、嚴肅和科技”正是它的品牌文化內涵,而且在消費者心中根深蒂固,一旦聯想試圖去改變它,其結果自然是可想而知的。
再以服裝品牌為例,中國品牌為什么不能像法國、意大利等國品牌那樣領導服裝潮流?就是因為品牌缺乏文化內涵。阿瑪尼代表一種前衛、年輕的時尚;BOSS是年輕而保守的職業人的最愛;范思哲代表一種性感、反叛的精神;韓國詩美惠則張揚高貴、時尚、浪漫。而中國服裝品牌要么文化內涵匱乏,要么一味模仿洋化,缺少獨特又富有感染力的文化內涵,自然難以產生高附加值。
中國是一個文化大國,中國不乏深厚的文化底蘊,然而缺少文化內涵卻是中國品牌的通病。如何在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中吸收營養,耕耘出獨特的、又能被國內外消費者喜愛的文化精神家園,是中國品牌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。